2025年3月19日至21日,第14届上海整形科技周——上海九院全国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学习班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隆重举行。作为我国血管疾病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活动之一,本次学习班汇聚了全国各省市来自整形外科、颌面外科、口腔颅颌面科、小儿外科、血管外科、血管介入中心、心内科、皮肤科、普外科、胸外科、骨科、手外科、放射科、烧伤科、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科、医学美容科、皮肤外科与皮肤肿瘤、介入超声科、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日间中心、护理部及其他学科,以及香港Prince of Wales Hospital(威尔士亲王医院)、Queen Mary Hospital (玛丽医院)等共两百多名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专业骨干学者,共同探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诊疗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学习班现场
学习班由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学组组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激光美容分会会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整形分会候任会长、我院整复外科林晓曦教授担任负责人。特邀国际知名的波士顿儿童医院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中心联合主任和小儿整形外科主任,哈佛医学院Arin K. Greene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杰青洪韬教授;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前院长秦中平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雷少榕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袁斯明教授;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李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王丽珍教授、郭文毅教授、张燕捷、刘成磊、龚霞教授等国内外临床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以及我们的协同创新团队合作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雷鸣教授;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蒙凌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曾汉林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科学家,共同为学习班授课。
林晓曦教授作会议主持与大会报告
林晓曦教授、执行主席华晨、陈辉为特邀嘉宾哈佛大学医学院Arin K. Greene教授颁发证书
林晓曦教授在会上作"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诊疗进展(2024-2025)"主旨报告,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际前沿研究成果,从基础、临床到转化、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靶向药物、人工智能创新到靶向治疗突破,为学员呈现了一场兼具深度与前瞻性的学术盛宴。同时,他还系统介绍了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分类方法、综合治疗方案以及团队在该领域的创新成果。
九院整复外科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团队专家马刚、金云波、陈辉、仇雅璟、华晨、杨希等就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手术、介入、激光/光动力、药物治疗等方面做了全面的授课。青年医师常雷、应涵汝、邹运、胡丽、张世仁、孙滨、陈鸿锐、张世仁等分别作报告,从药物研发、手术创新、基础研究转化等不同角度,汇报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以传承之心深耕前沿,用创新之力突破瓶颈,全方位展现学科团队在脉管畸形领域的传承与创新实力。
此次学习班除了涵盖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基础知识、诊断方法等经典内容外,本次学习班着重探讨了多学科联合诊治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新模式,聚焦脉管畸形的疑难病例分析讨论,尤其是血管瘤和脉管畸形领域的2024-2025的新进展、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新观点和手术技巧、口服药和外用药的新进展、相关罕见综合征的创新发现和基础研究,PROS、静脉、淋巴管畸形、动静脉畸形的病因研究进展和综合治疗创新与策略,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更好疗效的技巧和并发症处理,鉴别诊断、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相关的药物研发、免疫学、遗传学和靶向治疗、影像学、病理学、超声学新进展等,故除临床外,学习班还邀请了长期和团队进行基础研究合作的著名科学家专题授课。作为血管瘤与脉管畸形领域的国际知名中心,上海九院林晓曦教授团队与国内外同道共同努力,致力于传播知识、求真探索,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众多与会专家发言报告
3月21日,为期三天的学习班在林晓曦教授的闭幕致辞中圆满落幕。与会学者将带着前沿技术与创新思维重返岗位,赓续探索,共期明年再聚!
参会讲师和学员合照
(整复外科:陈爱文 郑文扬 屈展)